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及其比例.方法 选择拟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的青少年上颌前突患者20例,矫治前后拍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青少年患者矫治后上唇与上切牙内收比例为0.71∶ 1,下唇与下切牙的内收比例为0.28∶ 1;切牙的唇倾度减小,SND角增大(t=3.62,P<0.01);下颌平面角(t=2.14,P<0.05)、牙 合平面角(t=2.37,P<0.05)减小;上唇厚度(t=1.35,P>0.05)、下唇厚度(t=1.45,P>0.05)无变化;鼻点到H线的距离(t=9.85,P<0.01)、鼻唇沟到H线的距离(t=3.62,P<0.01)和颏唇沟到H线的距离(t=3.91,P<0.01)均减少.结论 双颌前突青少年患者侧貌的改善是由于在上、下唇内收的同时下颌骨仍具有向前生长的潜力,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以及上唇内收比例比下唇大1倍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少年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的头影测量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牙病防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颌前突 青少年 头影测量 软硬阻组织变化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609
页数 分类号 R78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麦志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29 111 5.0 9.0
2 卢红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29 137 7.0 10.0
3 艾虹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47 184 8.0 10.0
4 陈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 15 60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颌前突
青少年
头影测量
软硬阻组织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口腔疾病防治
月刊
2096-1456
44-1724/R
大16开
广州市江南大道南366号
46-22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2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