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表达的变化情况及其与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方法 对10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24 周,分别于治疗的0、12周和24周随访,检测HBV DNA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PD-1和PD-L1表达水平、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与其表达PD 1水平,及PBMC体外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水平.其中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BMC自新鲜血分离,部分PBMC加入重组HBcAg体外培养7d,加入HBV抗原表位肽五聚体复合体;PD-1和PD-L1阳性细胞、CD8'T淋巴细胞以及CD8和PD-1双阳性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FN γ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不同时间点PBMC表面PD-1和PD L1表达水平、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数量及其PD-1表达水平、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 γ水平.对抗病毒治疗前后对应指标数值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治疗前HBV DNA水平为5.16~8.77 log10拷贝/ml,治疗24周时,7例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下限,3例仍可检测到,但明显低于基线水平.2例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2例HBeAg阴转,6例仍维持HBeAg阳性.0、12周和24周PBMC表面PD 1表达水平分别为52.1%±17.0%、39.1%±18.2%和23.4%±16.3%(24周和0周比较,P<0.01);PD-L1分别为45.6%±15.4%、34.6%±16.2%和20.9%±9.5%(24周和0周,P<0.01;24周和12周比较P<0.05);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上PD-1表达水平分别为76.2%±10.4%、66.5%±15.4%和49.5%±25.3%(24周和0周比较,P<0.01;12周和0周比较,P<0.05;24周和12周比较,P<0.05);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别为1.3%±0.5%、1.5%±1.0%和2.2%±1.5%; IFN γ水平(pg/ml)分别为91.7±82.1、99.4+93.5和109.0+86.6.24周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者上述指标变化明显大于无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者.结论 直接抑制HBV复制能降低PD-1、PD-L1表达水平,并增加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早期PD-1快速下降和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的恢复与早期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推荐文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依从性
影响因素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
核苷酸 (类) 似物
免疫调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临床效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健康教育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健康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及其配体表达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华肝脏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替比夫定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50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35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7-3418.2010.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崇雨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147 693 12.0 18.0
2 高志良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202 1424 17.0 28.0
3 谢冬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54 360 10.0 14.0
4 邓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24 216 9.0 13.0
5 张晓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87 376 11.0 13.0
6 林炳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79 440 12.0 15.0
7 陈凤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 3 33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79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病毒,乙型
替比夫定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肝脏病杂志
月刊
1007-3418
50-1113/R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南院区感染与肝病中心
78-5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960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