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之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使用抗栓胶囊对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抗栓胶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6.67%,中医辨证气虚血瘀型各症状积分情况明显改善;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的肢体关节功能障碍及肌力下降情况;明显改善神经系统缺损表现.抗栓胶囊通过对血液的流动性、黏滞性、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聚集性的影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抗栓胶囊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功效,服用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具有广泛的疗效,无论是对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西医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肢体功能障碍的降低;还是对患者血液中血脂、血凝、血流变中各指标的变化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推荐文章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和非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人的疗效比较
补阳还五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缺血性中风
黄芎抗栓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临床研究
脑梗死急性期
痰瘀证候
黄芎抗栓胶囊
临床疗效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的理论分析
缺血性中风
气虚血瘀
病机学说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中风
恢复期
气虚血瘀证
通塞脉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抗栓胶囊 临床观察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分类号 R285.6
字数 40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06.2010.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倜 18 79 4.0 8.0
2 王立军 20 87 6.0 9.0
3 张霁 21 124 8.0 11.0
4 刘金五 14 8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缺血性中风
抗栓胶囊
临床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信息
双月刊
1002-2406
23-119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3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9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