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木里煤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含煤盆地发展模式、煤系地层沉积体系的分析,初步总结了木里煤田的煤层聚积规律.本区主要含煤地层有两套,分别为下侏罗统大西沟组和中侏罗统窑街组,其中以中侏罗统窑街组最发育、最重要.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整个煤田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多期性的构造活动,对含煤盆地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控制作用.含煤地层形成过程中总的沉积环境或地貌景观为山间盆地型的开放式泄水湖泊环境类型.从古近纪以来,喜马拉雅期的构造运动,对含煤盆地起着破坏作用,对现今煤盆地中煤系地层的分布起着控制作用.从大地构造和地层分布情况来看,木里煤田中生代侏罗系坳陷带北部的冬库、默勒位于同一聚煤带上;中部弧山、阿仓河南、江仓矿区、热水矿区位于同一条聚煤带上;南部聚乎更、曲吓尼日位于同一条聚煤带.
推荐文章
中祁连木里煤田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青海省
中祁连
木里煤田
侏罗系
煤层气
资源潜力
贵州省织纳煤田煤层特征及煤层气资源潜力
贵州省
织纳煤田
煤层气
资源量
区块优选
煤层特征
含气性
试井渗透率
比德向斜
化乐勘探区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含煤地层对比与划分
木里煤田
聚乎更矿区
含煤地层
划分
对比
煤田测井中的煤层判断及定厚方法
参数煤层
定性
定厚
标志层
判定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木里煤田煤层聚积规律
来源期刊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木里煤田构造演化 盆地发展模式 沉积体系 煤层聚积规律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8
页数 分类号 TD82
字数 58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996.2010.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积龙 15 88 5.0 9.0
2 陈建洲 8 29 3.0 5.0
3 王军 14 41 2.0 6.0
4 徐维成 6 26 2.0 5.0
5 谢海林 5 22 2.0 4.0
6 马占兰 6 34 3.0 5.0
7 戴梅芳 2 2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木里煤田构造演化
盆地发展模式
沉积体系
煤层聚积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8996
63-1042/N
青海省西宁市宁大路25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228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