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麦复合及单作系统水分生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后1~2 d,两系统麦田0-44 cm土层土壤湿度增加了5%左右,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下层(110-154 cm)土壤含水量增幅较单作地大.(2)复合系统在水平方向上S2测点小麦吸水根分布最少,垂直方向上20-30 cm土层杨树与小麦根系分布最多,两种植物对水分、养分吸收的竞争最激烈.(3)单作小麦千粒重比复合小麦高4.56%,复合型麦田S12测点处小麦千粒重为S2测点处的1.11倍.(4)复合型比单作型小麦的蒸腾速率日均值低30.8 g/(m2·h),比麦田100 cm3土面日蒸发量低1.07 g/d,比H均温低0.46℃左右,比土温低0.24℃~1.20℃.研究结果从水分利用角度为杨麦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推荐文章
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树水保林水分生态效益研究
杨树水保林
渗透速率
土壤含水量
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树水保林水分生态效益研究
杨树水保林
渗透速率
土壤含水量
新疆伊犁河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土地利用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经济协调度
伊犁河流域
伊犁河流域坡面径流侵蚀试验研究
放水冲刷
坡面
土壤水分
减流减沙
水力学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犁河流域杨树-小麦复合系统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杨麦复合系统 小麦单作系统 土壤水分 生态效应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27.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19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杨麦复合系统
小麦单作系统
土壤水分
生态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