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储层的综合评价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次生溶孔,分选较好;储层成岩作用相对较弱,碳酸盐析出是减少原生孔隙的重要因素;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喉道以弯片状-片状组合类型为主.储层物性为中孔-中渗类型,连通性较好;成岩相主要为早成岩B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发育.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储层综合评价表明,南八仙油田内Ⅲ类储层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Ⅱ类储层,Ⅰ类储层比例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南八仙构造油气成藏模式及其对柴北缘勘探的启示
包裹体
断层
构造样式
油气聚集模式
油气藏
第三系
柴达木盆地
柴北缘南八仙构造演化及成藏机理
断层
油气运移
构造模式
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
柴北缘冷湖七号—南八仙地区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方向
冷湖七号
南八仙
构造特征
成藏模式
柴达木盆地
视电阻增大率在南八仙油气田油气水研究中的应用
测井解释
油气水层识别
视电阻增大率
南八仙油气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储层特征与综合评价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类分析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南八仙油田 柴达木盆地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5
页数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2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1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福杰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8 398 13.0 19.0
7 马中振 34 333 11.0 16.0
11 李霞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25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类分析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南八仙油田
柴达木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