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统甲醇回收工艺的高能耗问题,本文提出了分离甲醇-水体系的双效、三效和四效精馏工艺流程.利用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中的RADFRAC模块和WILSON热力学计算模型,系统模拟了多效顺流、多效逆流分离不同甲醇浓度的工艺.以能耗最低为目标函数、各塔顶甲醇蒸出量为决策变量,确定了各种回收工艺的最佳条件(包括塔压分布).利用ASPENPLUS软件中的流体力学计算模块,计算出各塔的设备参数,包括附属冷换设备的面积.并以多效精馏与单塔精馏总费用的相对值最低为目标函数,确定分离甲醇-水体系的最佳方案为三效顺流精馏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与单塔工艺相比,处理浓度分别为70%、80%和85%的甲醇物料时,节能分别为57.8%、57.5%和58.0%.
推荐文章
[DMIM]DMP萃取精馏分离丙酮和甲醇共沸体系的研究
1,3-二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盐
离子液体
AspenPlus
萃取精馏
丙酮
甲醇
双效精馏分离不同浓度甲醇水溶液的节能分析
?甲醇水溶液
双效精馏
模拟
优化
变压精馏分离甲醇-丙酮的工艺模拟及优化
甲醇
丙酮
变压精馏
优化模拟
热泵耦合甲醇多效精馏节能新工艺
甲醇精馏
五塔多效工艺
热泵辅助精馏
低温余热利用
经济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效精馏分离甲醇-水体系的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学科
关键词 甲醇-水 多效顺流精馏 多效逆流精馏 能耗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19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426.201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德明 江苏工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8 155 8.0 12.0
2 孙磊 江苏工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 1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醇-水
多效顺流精馏
多效逆流精馏
能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双月刊
1007-3426
51-1210/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28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