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判断影响矿井安全的多含水层矿井涌水的构成,结合模糊聚类法、piper三线图法对矿区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在确定各充水含水层离子成分特征值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水化学离子成分守恒分析方法对矿井涌水的构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矿井日常涌水量中来自寒武系灰岩含水层的占25.22%,约为202.03 m3/h,与实际观测的200 m3/h较接近.该方法评价结果可靠,且简单易行,能准确、便捷地对矿井涌水的构成及未知突水水样的水源进行判别,最终为煤矿采取有效的矿井防治水手段和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推荐文章
矿井继生充水含水层的涌水特征及其水害防治措施
综采放顶煤
涌水
矿井继生充水含水层
离层及裂隙储水空间
防治水
巴彦高勒矿井3-1煤充水含水层富水性研究
延安组砂岩含水层
直罗组砂岩含水层
富水性研究
基于特定水化学特征的矿井涌水量构成比例分析
特定水化学特征
矿井涌水量构成比例
质量守恒原理
水混合效应
溶解度
应用矿井主要含水层水质分析方法判别出水源
水质分析
矿区水文地质
水硬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矿井安全的多含水层矿井涌水构成分析
来源期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离子成分守恒 矿井涌水构成 聚类分析 piper三线图 水源判别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3-437
页数 分类号 TD742
字数 3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363.2010.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燕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91 739 16.0 22.0
2 刘勇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63 443 10.0 19.0
3 孙亚军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80 1242 18.0 32.0
4 徐智敏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48 579 13.0 22.0
5 张国伟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7 8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成分守恒
矿井涌水构成
聚类分析
piper三线图
水源判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3363
32-1760/TD
16开
江苏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33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56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