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有机质热演化指标,结合黏土矿物分布规律对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不同构造带储层的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在黏土矿物分布、地层水分布规律及成岩阶段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薄片和扫描电镜及压汞孔隙分析手段,对岔路河断陷储层成岩作用的类型、分布规律与构造、沉积微相、黏土矿物和地层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南往北相应的成岩阶段深度变浅,梁家构造带、万昌构造带和波太凹陷存在3个次生孔隙带,孤店斜坡带均存在2个次生孔隙带,新安堡凹陷不明显;次生孔隙的形成受有机酸、不整合界面处的地表水淋滤及深部碱性作用控制;不同构造带不同微相内压实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
推荐文章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万昌构造带岩性识别研究
万昌构造带
交会图
岩性识别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地层对比
地层对比
层序地层格架
始新统
岔路河断陷
伊通盆地
吉林省伊通地堑岔路河断陷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
岔路河断陷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粘土矿物
成岩阶段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油气充注与再次运移研究
岔路河断陷
油气成藏期次
油气再运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不同构造带成岩作用比较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岔路河断陷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2.21
字数 47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10.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涛 32 219 10.0 14.0
2 姚光庆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9 753 18.0 25.0
3 周锋德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372 12.0 19.0
4 赵志魁 13 259 7.0 13.0
5 苗洪波 9 140 6.0 9.0
6 魏忠元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岔路河断陷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