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DFT)计算方法,优化了不同金属氯化物与乙炔络合的稳定几何构型,并对此络合物体系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乙炔吸附络合后,金属氯化物对乙炔的电子有吸引作用,使得乙炔碳碳叁键和金属原子之间产生离子性相互作用,由此乙炔得到活化.计算得到了乙炔几何构型、吸附能和电子变化与金属Mayer价指数的关系,并探讨了不同金属对乙炔活化的可能性大小,为乙炔法合成氯乙烯非汞催化剂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热液体系中Si的络合作用
金-硅络合作用
锡-硅络合作用
迁移形式
硅化
金矿化
用第一性原理研究金属铜的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态密度
能带结构
第一性原理拟合氦钛两体作用势
分子动力学
势能函数
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
纳米材料第一性原理的模拟计算研究
模拟计算
第一性原理
纳米材料
密度泛函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炔与金属氯化物络合作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乙炔 金属氯化物 络合 第一性原理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6
页数 分类号 TQ032.41
字数 21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96X.2010.03.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兆林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111 1090 18.0 26.0
2 姜恒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224 1179 15.0 22.0
3 李强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 29 100 6.0 9.0
4 陈永昌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9 1.0 2.0
5 丁勇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30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炔
金属氯化物
络合
第一性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6-396X
21-1345/TE
大16开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丹东路西段1号
8-26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6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