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与固定功能矫正在下颌后缩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30例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Forsus固定功能矫正与MBT直丝弓矫正联合应用,两组均对治疗前、中、后期各种状态下咀嚼肌群的肌电活动进行记录,应用肌电图评价其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患者在功能治疗期间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将咀嚼肌群的肌电活动转变为患者可觉察到的视听信号,让患者在仪器的帮助下通过训练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调节肌电活动,维持肌电活动的平衡.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固定功能矫正6周后开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在仪器的帮助下对咀嚼肌进行10次的生物反馈治疗并在随后的时间让患者自行进行每天20 min的训练以有效维持咀嚼肌的肌电活动.结果 在功能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进行持续的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能调节咀嚼肌的肌电活动,能有效维持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咀嚼肌的肌电活动的平衡,防止肌电活动的恢复引起髁突向后回位,维持治疗效果,反馈治疗前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维持不变(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维持咀嚼肌的肌电活动,提高功能矫正的治疗效果和维持治疗效果的稳定.
推荐文章
替牙期下颌后缩畸形的两期矫正治疗疗效观察
下颌后缩
正畸
安氏Ⅱ1错牙合
头影测量
牙齿矫正
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正颌外科术后髁突改建的三维影像评价
下颌后缩
下颌髁突
正颌外科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成像,三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肌电生物反馈在下颌后缩畸形的生长改良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生物反馈 咀嚼肌 肌电图 下颌后缩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1-244
页数 分类号 R78
字数 38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10.04.00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反馈
咀嚼肌
肌电图
下颌后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双月刊
1671-0290
11-465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
82-80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6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