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逐步缩短沉降时间和提高氮负荷的方法,考察水力选择压和生物选择压共同作用下的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过程及污泥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启动期间,颗粒平均粒径36 d增至0.5 mm,第90 d达到0.9 mm,粒径平均增速为9.3 μm·d-1;前53 d内污泥负荷为0.4~0.6 g·g-1·d-1,表观污泥产率为0.40~0.52 g·g-1,当生物量增长后,污泥负荷降至0.2~0.4 g·g-1·d-1,表观污泥产率减小至0.17~0.25 g·g-1;40 d后SVI稳定在(15±5)mL/g范围内,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除污染效果好,10 d后COD去除率稳定在80%左右,NH+4-N去除率达到98%以上,且随着氮负荷提高,单位质量污泥的NH+4-N反应速率提高,AOB、NOB和异养菌的活性都在增大.
推荐文章
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快速启动试验研究
好氧颗粒污泥
SBR系统
颗粒污泥粒径
活性污泥颗粒化
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
好氧颗粒污泥
混凝
连续培养
高通量测序
CFD
SBAR中培养条件对好氧颗粒污泥特性影响
好氧颗粒污泥
接种污泥
循环时间
沉降性能
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现状
好氧颗粒污泥
颗粒化
有机负荷
污泥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好氧颗粒污泥系统启动和颗粒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SBAR 水力选择压 生物选择压 氮负荷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62
页数 分类号 X703.1
字数 35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凤林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42 4703 36.0 52.0
2 张捍民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2 1384 22.0 35.0
3 王新华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54 4.0 6.0
4 王永飞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4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好氧颗粒污泥
SBAR
水力选择压
生物选择压
氮负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8608
21-1117/N
大16开
大连市理工大学出版社内
8-8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99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