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种离轴双反馈外腔能够有效地改善激光二极管阵列的线宽和光束质量.闪耀光栅和高反镜之间形成了一个共振腔.通过调整光栅和高反镜之间的倾角可以选定一个空间模在共振腔中放大.将一个半波片插入外腔中的光栅反馈支路,来控制反馈光的数量,激光从光栅反馈支路输出.运用这项技术,在工作电流16 A,可以把激光二极管阵列的输出线宽压缩到0.15 nm,光束束宽积减小到283 mm·mrad.由于光栅的锁定作用,中心波长几乎不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工作电流17 A时,输出激光的功率为2.44 W,斜率效率为0.5 W/A.
推荐文章
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源的设计
DTS
激光二极管
雪崩三极管
触发信号
激光引信雪崩二极管光电探测
激光引信
APD接收系统
最佳偏压控制
低噪声放大电路
激光二极管点火用驱动电路设计
激光二极管
点火
驱动电路设计
涡流二极管泵性能
涡流二极管泵
流量分配比
扬程
平均流量
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窄线宽、高光束质量的外腔双反馈激光二极管阵列
来源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阵列 外腔 光束束宽积 线宽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85-2288
页数 分类号 TN243
字数 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HPLPB20102210.228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楼祺洪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31 1539 22.0 31.0
2 周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90 2258 28.0 40.0
3 苏宙平 江南大学理学院 23 120 4.0 10.0
4 赵艳莉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二极管阵列
外腔
光束束宽积
线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强激光与粒子束
月刊
1001-4322
51-1311/O4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62-76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