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阐明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双组分系统(TCS)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基因克隆、序列分析、缺失突变和互补、表型测定,对TCS应答调节子基因gacAxoo的功能进行了鉴定.克隆的gacAxoo基因编码蛋白GacAxoo与其它病原黄单胞菌的同源序列高度保守.GacAxoo是LuxR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磷酸受体结构域(REC)和DNA结合保守结构域(HTH).用基因标记交换法,构建了△gacAxoo基因缺失突变体.与PX099A相比,△gac-Axoo的致病性、致敏性、胞外降解酶类活性和嗜铁素产生能力无显著变化,但运动性明显减弱,基因互补可以使之恢复.因此,gacAxoo基因可能参与了Xoo运动性的调控.
推荐文章
广西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初步鉴定
水稻白叶枯病菌
致病型
致病性
广西
互作对水稻白叶枯病菌JXOⅢ和JXOⅤ超氧阴离子释放的调控
白叶枯病菌
致病性
超氧阴离子
电子自旋共振(ESR)
互作
水稻白叶枯病菌T3SS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网络
水稻白叶枯病菌
Ⅲ型分泌系统
基因表达
调控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白叶枯病菌双组分调控系统应答调节子基因gacAxoo的功能鉴定
来源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gacAxoo 双组分调控系统 致病性 运动性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9
页数 分类号 S435.111.47
字数 39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晨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1 269 10.0 13.0
2 吴茂森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7 309 11.0 15.0
3 许景升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3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白叶枯病菌
gacAxoo
双组分调控系统
致病性
运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病理学报
双月刊
0412-0914
11-2184/S
大16开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楼406室
82-214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6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