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水化联合碱化治疗预防高危患者对比剂诱发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对比剂肾病发生风险评分系统评分≥11分的患者80例,治疗组40例,给予0.9%氯化钠溶液1 mL·kg-1·h-1的静脉注射12 h,联合30 mL碳酸氢钠快速静脉注射;对照组40例,仅给予0.9%氯化钠溶液1 mL·kg-1·h-1静脉注射12 h的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生化检验结果和对比剂诱发肾病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介入治疗后尿pH值及肾小球率过滤比对照组高,血清肌酐浓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1±0.72 vs.5.46±0.61,P<0.05;37.91%±7.48% vs.30.11%±7.54%,P<0.05;(1.40±0.19)mg/L vs.(1.69±0.22)mg/L,P<0.05].治疗组对比剂诱发肾病发生2例,占5%(2/40),对照组发生8例,占20%(8/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水化联合碱化治疗可更有效地防止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诱发肾病的发生.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静脉水化联合碱化预防高危患者对比剂诱发肾病的作用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补液疗法 碳酸氢钠 对比剂诱发肾病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4-286
页数 分类号 R540.4+6.R692
字数 2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10.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迪华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 33 58 4.0 5.0
2 潘迪光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9 40 4.0 5.0
3 刘桂勇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8 35 4.0 5.0
4 伍于斌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25 48 4.0 6.0
5 蒋靖波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9 43 4.0 5.0
6 张伟 桂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32 14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补液疗法
碳酸氢钠
对比剂诱发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