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针对中国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几种主要的煤的洁净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其中包括大容量、高参数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燃煤烟气净化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CFB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和煤的洗选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煤的清洁利用方式的建议:近期仍以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燃煤烟气净化技术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为主;整体燃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富氧燃烧技术(特别是加压富氧燃烧技术)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和封存技术(CCS),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值得长期大力发展.
推荐文章
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概况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煤炭加工技术
煤炭转化技术
煤炭气化技术
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
我国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前景展望
化石能源
清洁利用
发展政策
展望
有机废液的污染物消减和资源化清洁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有机废液
湿法气流床气化
废液预处理
废液制浆
多通道工艺烧嘴
能源清洁利用、节能减排与雾霾产生根源的关系分析
能源清洁利用
节能减排
雾霾
化石燃料
太阳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期刊 物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CCT)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USC)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CFB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与可持续发展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6
页数 分类号 TQ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禚玉群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38 360 11.0 18.0
2 陈昌和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141 2561 29.0 43.0
3 王淑娟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43 584 14.0 24.0
4 李彦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32 380 13.0 19.0
5 赵博 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22 191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4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CCT)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USC)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CFB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CC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
月刊
0379-4148
11-1957/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805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0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40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