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 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检测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膻中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5个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低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 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而膻中穴红外辐射强度降低.提示在乳腺增生病的病理状态下,相异经络的腧穴处于不同的气血虚实状态.
推荐文章
乳腺增生病肿块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分析
乳腺增生病
肿块
红外辐射
光谱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选穴规律
针灸
乳腺增生症
选穴规律
大陵穴宽谱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大陵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增生患者腧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来源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膻中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7
页数 分类号 R244.9
字数 31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5005.2010.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红风 98 784 16.0 24.0
2 沈雪勇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156 2664 31.0 44.0
3 孙霃平 28 354 9.0 18.0
4 应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37 409 12.0 18.0
5 胡升芳 27 221 7.0 14.0
6 李恒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8 36 4.0 6.0
7 尚研研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膻中穴
红外辐射
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2-0482
32-1247/R
大16开
南京市仙林大道138号
28-23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64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