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双坩埚嵌套高温固相法在950℃下成功地合成了Ba2Zn3:Cu荧光粉,探讨了工艺条件和Cu掺杂量对样品发光亮度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具有单一的Ba2ZnS3晶相结构;与Ba2Zn3基质不同,该荧光粉的激发光谱在近紫外区存在一个从275~350 nm的宽激发带,归因于Cu发光中心的吸收;该荧光粉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黄光,发射中心波长位于560 nm处,是一种良好的黄光材料.
推荐文章
InBO3:Tb3+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硼酸盐
稀土荧光粉
合成
光谱
CaYAlO4:Tb3+绿色荧光粉的低温燃烧合成及发光性能
低温燃烧法
CaYAlO4:Tb3+
荧光粉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低温燃烧法合成白光LED用新型红色荧光粉SrMoO4:Pr3+及其发光性质
光致发光粉
低温燃烧法
红色荧光粉
SrMoO4:Pr3+
新型Ca9Sr(PO4)6Cl2∶Mn2+红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特性
高温固相法
红色荧光粉
发光特性
浓度猝灭
白光LED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Ba2ZnS3:Cu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Ba2ZnS3:Cu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浓度猝灭
年,卷(期) 2010,(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物理和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80
页数 分类号 TN104.3|O614.33
字数 26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2780.201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玉军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6 26 1.0 5.0
2 林慧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3 7 1.0 2.0
3 李永周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a2ZnS3:Cu
高温固相法
荧光粉
浓度猝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相关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www.shiyanhospital.com/my/art/viewarticle.asp?id=79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