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现象(SCF)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AMI行PCI术后慢血流患者30例资料,采用单双口法分组方法将其中15例运用IABP治疗,其余15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0天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管活性物质恢复情况,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包括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同酮(ALD),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10天后应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6个月左房内径、左室内径、LVEF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均成功植入支架.治疗后两组患者mL管活性物质(PRA、ANG Ⅱ、ALD、E、NE)及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MYO、CK-MB、CTNI)时间-浓度曲线显示IABP治疗组指标下降明显快于对照组.IABP治疗组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峰值较埘照组提前,两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指标峰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峰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治疗组CTNI峰值较对照绀提前1天.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恢复期LVEF值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IABP治疗组与对照组于3、6个月分别为55.22%与53.17%,59.22%与52.42%,P=0.0077).结论 IABP能够加速降低AMI急诊PCI术后发牛慢血流现象患者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SNS)、RAS系统激素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水平;使CTNI的峰值提前;明显提高恢复期LVEF值,对心功能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推荐文章
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低下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主动脉球囊反搏
16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病人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休克中应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病人经急诊PCI术后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并发症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慢血流现象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主动脉内气囊泵 血流速度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30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4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0.06.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燕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52 154 6.0 11.0
2 王旭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13 25 3.0 4.0
3 张纯全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4 83 2.0 4.0
4 邵一兵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9 10 2.0 2.0
5 张清峰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内二科 1 2 1.0 1.0
6 徐焕萍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1 2 1.0 1.0
7 邢聪慧 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心内科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57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动脉内气囊泵
血流速度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