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介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pH调节浸渍法合成了具有三维介孔结构的Cu/SBA-16催化剂,并借助催化活性测试、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原子吸收光谱(AAS)、N2吸附-脱附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方法分析了pH和Cu负载量对其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O条件下制备的Cu/SBA-16催化剂(ω(Cu)=7.2%)表现出较好的苯酚羟基化活性;引入Cu物种后的催化剂较好地保持了SBA-16分子筛的三维笼状孔道结构;当Cu质量分数低于16.3%时,Cu物种主要以高分散的CuO形式存在于Cu/SBA-16的孔道内,该CuO物种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起关键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Cu/SBA-16催化剂结构与反应性能间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SBA-15负载金属[Co(Ⅱ), Zn(Ⅱ)]酞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性能
金属酞菁
SBA-15分子筛
负载
催化活性
制备
Fe对Ni/SBA-16催化CO低温甲烷化促进作用的研究
双金属催化剂
一氧化碳
甲烷
介尺度
分子筛
纳米颗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u/SBA-16催化剂及其催化苯酚羟基化性能
来源期刊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SBA-16 介孔分子筛 苯酚 羟基化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19
页数 分类号 TQ426.61
字数 40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118.2010.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微娜 黑龙江科技学院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16 41 3.0 5.0
2 董永利 黑龙江科技学院现代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20 77 5.0 8.0
3 朱宇君 1 5 1.0 1.0
4 袁福龙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SBA-16
介孔分子筛
苯酚
羟基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7262
23-1588/TD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糖厂街1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2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