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西藏冈底斯中段东部取得找矿突破的超大型矿床,探明夕卡岩型矿体铜钼铅锌金银均达大型以上规模,初步探明角岩型矿体铜钼金属资源量也达大型以上规模.通过详细的矿体地质特征、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类型属于典型的与斑岩有关的夕卡岩型-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夕卡岩型矿体分布于晚侏罗世多底沟组与早白垩世林布宗组的层间扩容空间中,角岩型矿体赋存在角岩中.矿床规模宏大,具斑岩成矿系统的围岩蚀变和矿石特征,识别出6种矿石类型、29种金属矿物和四期围岩蚀变.成矿元素的平面分带由浅部向深部由Pb+Zn(Au+Ag)→Pb+Zn(Cu+Au+Ag)向Cu(Mo+Au+Ag)→Cu+Mo(+Au+Ag)→Mo演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成矿元素分带、矿石矿物分带.含矿岩浆岩SiO2变化于59.58%~73.16%,表现为富K2O,过铝质,低Mg,并富F(平均0.08%)、Cl(平均0.02%)的特点,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在70.35×10-6~175.01×10-6之间,平均为116.47×10-6,高Sr、低Y和Yb,具明显的正Sr异常和明显的Nb、Ta、Ti负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富集,在Y-Sr/Y图解中投点于冈底斯含矿斑岩区,具有高钾似埃达克质岩特点,具C型埃达克岩特征.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显示钙碱性岩系-高钾钙碱性岩系的演化趋势,表现为闪长玢岩-花岗斑岩的岩石系列,并显示一定的岩浆混合特征,基性岩浆的混合有利于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别是伴生金、银的高含量与此有关.无矿斑岩脉或外围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在16.27+0.31 Ma(MSWD=1.9)~15.99±0.34Ma(MSWD=2.5),具有成矿前侵位的特征;含矿斑岩脉的锆石SHRIMP年龄在14.2±0.2 Ma和14.1±0.3 Ma之间,稍晚于主成矿期;斑岩型矿石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784±0.33 Ma,角岩型矿石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674±0.19 Ma,夕卡岩型矿石成矿时代也在15 Ma左右(14.5~15 Ma),主成矿期在中新世Langhian期.与辉钼矿的成矿年龄相比,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稍早,而闪长玢岩相对较晚.由此,建立了基于推覆滑覆构造控制矿体分布,岩浆侵位后提供物质来源的矿床模型,为区域找矿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