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变重光正交码是基于不同用户带有不同的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而提出的,由于它的码重不是固定值,使得其码字的容量较之常重光正交码有所增加.给出了变重光正交码的定义及其码字容量界,介绍了构造变重光正交码的一种方法,给出一些码字的构造结果,并对码重数不同的码字进行多址干扰误码率的仿真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码重数下,码重越大的误码率越小;而当码重数不同时,在相同的码重下,码重数大的误码率小.
推荐文章
OCDMA系统中二维变重光正交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光通信
二维变重光正交码
严格变重光正交码
单重合序列
Rake误码率分析
TH-PPM
ARake
PRake
SRake
误码率
二维地址码对OCDMA系统误码率性能的研究
光码分多址通信系统
二维地址码
误码率
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的区间估计
数字通信
置信区间
误码率
统计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OCDMA系统中变重光正交码的构造及误码率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码分多址 变重光正交码 误码率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3-537
页数 分类号 TN729
字数 3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070.2010.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 17 55 4.0 7.0
2 李传起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36 114 6.0 8.0
3 周园园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 6 26 3.0 5.0
4 乙万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码分多址
变重光正交码
误码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7070
32-1801/N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8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