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自制长光程薄层电化学池,对靛蓝磺化物(IC)的还原隐色和氧化脱色过程及其逆过程进行循环伏安和双电势阶跃UV-Vis光谱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IC在不至过低的电势下(>-1.0 V vs Ag/AgCl/饱和KCl),可通过2e~-/2H~+可逆反应还原为隐色体,其逆向电氧化过程的速率常数大于电还原速率常数1个数量级以上;隐色体也可被溶解氧化学氧化,导致电还原效率降低.在IC的电氧化脱色方面,提出一种复杂的电化学-化学-电化学机理,氧化生成的中间体通过水解发生中心CC双键的断裂而转化为靛红磺酸,后者在1.0 V以上的较高电势下进一步被不可逆电氧化降解为一系列小分子.
推荐文章
多用途薄层光谱电化学池的设计和表征
薄层光谱电化学池
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表面增强喇曼光谱
阿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阿霉素
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
半醌自由基
电极反应机理
间苯二胺的电化学及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单电位跃-计时吸收光谱法
间苯二胺
邻联茴香胺的电化学和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薄层光谱电化学
邻联茴香胺
克式量电位
电子转移数
扩散系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靛蓝磺化物还原隐色和氧化脱色的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光谱电化学 靛蓝磺化物 脱色 紫外可见光谱 氧化还原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表面与界面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3-9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建波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66 597 12.0 20.0
2 马光和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谱电化学
靛蓝磺化物
脱色
紫外可见光谱
氧化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