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小深处僻地的家中,全然没有与闻世事,十三岁时飘然远去,又在异样的空气中与特别孤单中长大了的我,早已知道自己不适于今日的中国,也曾痛苦过命运的悲惨,然而近来更觉我与社会之间已经没有调和的余地了."①这是成仿吾1924年写给郁达夫信中的一段话,在朋友面前,他深沉袒露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这段话揭示了成仿吾在"黑旋风"、"板斧"的雅号下为外人不易体察的内心真实的一面,"孤单"与"反抗孤单"构成了成仿吾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最主要的两个关键词.如果我们从成仿吾文艺思想的"反抗"内涵这个角度进行分析的话,可以发现这是贯穿其文艺思想的一条主线,尽管前期"反抗"的文学表述是"人性"、"生命",后期是"革命",然而其主旨都是不妥协的反抗斗争精神.
推荐文章
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构成
毛泽东
文艺思想
体系
构成
成仿吾所作校歌的经典再现与当代启示
成仿吾
革命校歌
学校文化建设
隐性课程
谢灵运的文艺思想探源
谢灵运
文艺思想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孤单与反抗——浅析成仿吾文艺思想的美学内涵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士礼 10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