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 探索超声造影技术对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血管介入治疗前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下腔静脉的血流灌注特点.超声造影结果与血管造影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后能清楚显示下腔静脉的梗阻部位及程度,闭塞处局部无增强,狭窄处局部血流形态变窄,治疗后闭塞及狭窄处血流灌注改善,可见造影剂通过或血流增宽.介入治疗前下腔静脉肝后段显影延迟(32±11)s,延迟时间与下腔静脉压力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压力下降,下腔静脉肝后段显影时间明显缩短(11±5)s(P<0.05).结论 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判定下腔静脉血管狭窄及闭塞的部位和类型,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疗效的判断.
推荐文章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氏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彩色超声多普勒
布加氏综合征
临床应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
布-加综合征
诊断
分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
布加氏综合征
诊断
布-加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布-加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对下腔静脉梗阻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布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72,后插六,封3
页数 分类号 R44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81/j.issn.1000-503X.2010.04.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杰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220 2306 26.0 35.0
2 徐建红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19 404 11.0 19.0
3 李俊来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111 1428 19.0 31.0
4 王月香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41 471 14.0 20.0
5 王茂强 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 126 724 14.0 18.0
6 王知力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46 735 15.0 26.0
7 罗渝昆 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 135 1162 18.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造影
布加氏综合征
下腔静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