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灾后应急避难、救援、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平时功能的主要构成部分.首先按照应对灾害的主要类型,将避难场所分为气象型避难场所和地质型避难场所,相对应的为建筑型避难场所与场地型避难场所.继而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性质相关联,从防灾避难的角度将城镇用地划分为"靶区""防灾避难据点"与"防灾避难通道".总结城镇防灾避难空间结构的组成要素、组构原则与组成方式,并以三种模式进行模型化构建.进而概括了城镇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要点、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以深圳防灾避难场所规划加以佐证.得出了结论:防灾避难场所是城镇整体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镇防灾避难空间规划应从城镇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合理规划防灾避难场所与防灾避难通道,优化用地功能与规模,提升城镇整体的防灾避难能力.
推荐文章
旅游景区地震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研究
地震避难场所
旅游景区
非城市
规划设计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避难场所
选址
规划
方案
覆盖城乡全域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探讨
应急避难场所
城乡全域
空间布局
规划管控
重庆巴南区
防灾避难场所选址规划研究
防灾
避难场所
选址规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规划研究
来源期刊 灾害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防灾避难场所规划 气象型避难场所 地质型避难场所 防灾空间结构
年,卷(期) 201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4,70
页数 分类号 X43
字数 60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10.z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慎志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1 1209 20.0 33.0
2 赫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2 230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3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防灾避难场所规划
气象型避难场所
地质型避难场所
防灾空间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学
季刊
1000-811X
61-1097/P
大16开
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