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搭建了大颗粒热重实验台,通过测量焦炭反应速率得出有效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将有效扩散系数的实验拟合表达式应用于整体层燃模型,得到改进的层燃模型,并对改进前后层燃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炉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煤种的有效扩散系数均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减小,且与灰层厚度之间符合指数关系;煤种和温度是有效扩散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无烟煤的初始有效扩散系数比烟煤的小,有效扩散系数的下降速率比烟煤快;反应温度高于灰熔点时会引起烧结现象,使有效扩散系数减小;考虑灰层生长对有效扩散系数影响的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床层燃烧的气体产物分布和燃烧速率.
推荐文章
大颗粒煤反应过程中灰层有效扩散系数的研究
大颗粒煤
燃烧
气化
灰层
有效扩散系数
核级石墨微观孔隙有效扩散系数研究
核级石墨
有效扩散系数
微孔
孔径分布
低渗透岩土有效扩散系数的室内测定与分析
低渗透岩土
径向扩散
有效扩散系数
有效孔隙度
多孔氧化铝中气体的有效扩散系数
多孔介质气体扩散有效扩散系数曲折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在燃烧过程中灰层有效扩散系数的实验研究与应用
来源期刊 动力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层燃模型 有效扩散系数 灰层厚度 燃烧 缩核模型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锅炉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3-577
页数 分类号 TK16
字数 4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永浩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142 1721 22.0 33.0
2 王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18 145 7.0 11.0
3 季俊杰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16 141 8.0 11.0
4 林鹏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 13 191 9.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层燃模型
有效扩散系数
灰层厚度
燃烧
缩核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动力工程学报
月刊
1674-7607
31-2041/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剑川路1115号
4-30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04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6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