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有"形"无"神":"民族化"的表达误区 自1950年代中国动画界开始探索"民族形式之风"以来,随着一系列具有"中国学派"风格的动画片广获赞誉,"民族化"的思路也成为中国动画发展的基本纲领.然而,一个颇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虽然对于"民族化"的探讨一直在继续,但自1985年的<金猴降妖>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产生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动画长片.即使一些电视动画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两次改编成电影)等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其内容也基本上与"民族化"的真正内涵绝缘.
推荐文章
中国陶艺创作的民族化方向研究
陶艺创作
民族化
发展方向
“中国学派”动画的民族特质
“中国学派”动画
动画题材
形式与技法
音乐构成
从中国歌剧的发展看歌剧的民族化探究
中国歌剧
发展进程
民族化
中国服装民族化的理论探索
中国传统服装
服装民族化
设计元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形式内容内蕴——谈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表达误区
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与批评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朝阳 35 9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理论与批评
双月刊
1002-9583
11-1581/J
16开
北京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82-20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7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