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野外采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幼虫进行室内饲养并结合灯诱试验,研究其发育进度和成虫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越冬代幼虫蛹期平均为(13.8±2.8)d,化蛹率为57.2%,3月中旬始见化蛹,高峰期为4月中旬;成虫期平均为(6.7±1.2)d,羽化率51.7%,4月上旬始见成虫,高峰期为4月下旬.第1代幼虫蛹期平均为(10.5±2.3)d,化蛹率62.3%,7月下旬始见化蛹,高峰期为8月中旬;成虫期平均为(6.8±1.1)d,羽化率61.3%,8月上旬始见成虫,羽化高峰期为8月下旬.成虫补充营养的时间集中在01:00-10:00之间,在6种食料中取食蜂蜜的占53%,取食板栗花精油的占35%,取食梨汁的占11%.成虫白天静伏松梢针叶基部或笼壁上,夜间野外成虫有两个活动峰段,高峰期为21:00-24:00,次高峰期为01:00-03:00,野外峰段要比室内提前2 h.室内成虫求偶活动高峰时段为19:00-23:00,成虫求偶行为雌雄有别,日龄越接近,雌雄虫之间的求偶行为越明显.
推荐文章
微红梢斑螟研究进展
微红梢斑螟
生物生态学特性
监测和测报技术
防治技术
微红梢斑螟药剂防治对比试验
微红梢斑螟
药剂
防效
微红梢斑螟雌雄形态识别
微红梢斑螟
幼虫
成虫
雌雄识别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进展与防治对策
微红梢斑螟
研究进展
防治对策
天敌资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红梢斑螟发育进度和成虫行为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室内饲养 发育进度 活动节律 求偶行为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63.42
字数 4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886.2010.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曙雯 46 331 10.0 15.0
2 嵇保中 80 924 16.0 26.0
3 王国兴 14 129 8.0 11.0
4 高江勇 39 171 8.0 10.0
5 况美华 6 60 5.0 6.0
6 高玉国 6 6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8)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红梢斑螟
室内饲养
发育进度
活动节律
求偶行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