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动区建筑物保护是一个涉及采矿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问题,采动区建筑物的变形损坏是由于采空区上的土层变形与建筑的基础变形不协调,从而产生附加应力而引起的建筑物倾斜、出现裂缝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采动区地质条件的物理力学的性质以及煤炭的开采方法、开采面积等开采因素的影响,加之建筑物的结构型式、结构的强度刚度、基础的稳定性、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及建筑物在采动区的位置等因素的存在,很难按照经典的数学模型和力学计算理论进行统一度量并加以分析研究.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采动区地震和开采沉陷变形对建筑物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将采动区建筑物抗震设计和开采沉陷的抗变形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采动区建筑物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的具体措施,发展和补充了采动区建筑结构抗震抗变形控制理论,不仅能够合理地解决地上建筑物保护与地下开采的矛盾,同时也为采动区已有建筑的加固防护、减少采动区建筑物的损害破坏以及新建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煤矿采动与地震联合作用下建筑物损伤演化致灾分析
成灾机制
开采
地震作用
损伤演化
采动损伤
基于隔震技术的桥梁结构抗采动变形抗地震保护
抗采动变形
开采沉陷
隔震技术
采动区
建筑物载荷作用下采动残余空隙区变形机理与探测分析
建筑附加应力
采动残余变形
覆岩
探测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土—结构相互作用
损伤力学
抗震性能
煤矿采动
地震动力
安全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动区建筑物抗震、抗变形双重保护作用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采动区 开采沉陷 双重保护 建筑物抗震
年,卷(期) 2010,(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308
页数 分类号 TU352.1
字数 31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32.2010.z1.0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书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基本建设办公室 74 627 14.0 21.0
2 魏晓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 21 227 9.0 14.0
3 魏亚强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交通工程系 2 3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57)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动区
开采沉陷
双重保护
建筑物抗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2132
32-1695/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