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乙酸锌和草酸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和焙烧温度对氧化锌晶粒的影响,采用XRD、TG-DTA、IR和TEM等技术进行表征.以不同晶粒的氧化锌为锌源,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NiO/ZnO吸附剂;以噻吩/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微反装置考察氧化锌晶粒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以十二烷基硫酸钠效果最好,合适的焙烧温度为400 ℃;制备的氧化锌呈球形,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15 nm.活性评价表明,NiO/ZnO吸附剂对噻吩类硫化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可以实现超深度脱硫;氧化锌晶粒越小,相应NiO/ZnO吸附剂的脱硫活性越高;脱硫前后吸附剂的XRD谱图对比表明,脱硫过程中S以ZnS的形式固定在吸附剂上.
推荐文章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氧化锌
制备技术
应用
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锌
固相合成
前驱体
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锌
脱硫剂
硫化氢
表面活性剂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纳米氧化锌
制备方法
环境领域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温固相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及其在脱硫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工业催化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低温固相法 纳米氧化锌 吸附脱硫 噻吩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分类号 TQ426.6|TE624.5
字数 35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143.2010.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永丹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催化科学与工程系 71 967 17.0 2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催化剂工程
低温固相法
纳米氧化锌
吸附脱硫
噻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业催化
月刊
1008-1143
61-1233/TQ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雁翔路99号西北化工研究院
52-200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41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