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规统计岩石物理学研究缺乏对地质成因的分析及对地震反射特征的物理机理分析,难以建立合理的岩石物理模板,指导地震属性的分析与解释.针对这些问题,基于地震岩石学研究与宏观沉积相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将辽东湾东营组蠕虫状反射按宏观沉积环境分为滑塌型、复合型和远岸型;然后结合沉积过程,将蠕虫状反射形态和沉积微相结合起来,分析蠕虫状反射形态与物源方向的关联性;最后总结出蠕虫状反射的地质意义及不同形态蠕虫状反射形成的物理机理.建立了富泥型和富砂型蠕虫状反射的识别模式,为蠕虫状反射的沉积研究、内幕刻画和储层预测打下了基础.
推荐文章
渤海辽东湾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渤海
辽东湾
旅游资源
整合
辽东湾海洋溢油风险区划及防范对策研究
海洋溢油
风险区划
风险防范
辽东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辽东湾蠕虫状地震反射的地质意义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物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震岩石学 统计岩石物理 蠕虫状反射的成因分类 富泥型蠕虫状反射 富砂型蠕虫状反射 浊积储层预测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5-298,305
页数 分类号 P631.4
字数 29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10.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东红 16 132 6.0 11.0
2 刘力辉 4 6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5)
共引文献  (36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68)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震岩石学
统计岩石物理
蠕虫状反射的成因分类
富泥型蠕虫状反射
富砂型蠕虫状反射
浊积储层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物探
双月刊
1000-1441
32-1284/TE
大16开
南京市江宁区上高路219号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3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