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钳闭与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方法,以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1995年11月至2009年9月福建省立医院心外科共收治动脉导管未闭患者312例,其中胸腔镜下钳闭(VATS组)252例,男78例,女174例;年龄7 d~31岁(9.16±8.91岁);均在全胸腔镜下钛夹钳闭未闭动脉导管.导管介入封堵(PCO组)治疗60例,男17例,女43例;年龄4~57岁(25.55±14.10岁);采用Amplatzer方法封堵.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VATS组患者均成功钳闭动脉导管,无残余分流;PCO组3例(5%)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PCO组均短于VATS组(70.20±31.20 min vs. 112.50±16.30 min,t=6.344,P=0.002;4.70±2.20 d vs. 6.50±2.80 d, t=3.241,P=0.022),但平均住院费用PCO组显著高于VATS组(23 222.00±4 333.40元/例 vs. 8 904.50±2 634.60元/例,t=25.360,P=0.000).结论 与导管介入封堵手术比较,VATS下动脉导管钳闭术,特别适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手术效果满意,费用仅为导管介入封堵手术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