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Forssk.)Kuhn)的孢子进行人工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结果表明,肿足蕨的孢子深褐色,二面体型,单裂缝,具周壁,有密集的褶皱状纹饰.孢子赤道面观为肾形,极面观为椭圆形.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为叉蕨(Aspidium-type).成熟原叶体为对称心形,原叶体上毛状体极其发达,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毛状体,分别为乳头状和长针状.假根分叉,常见膨大.成熟的原叶体为雌雄同株,精子器由3个细胞构成,同一原叶体上同时存在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精子器,颈卵器长且较为弯曲.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表现出较为进化的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对石灰岩生境的高度适应机制.
推荐文章
剑叶凤尾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剑叶凤尾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江南星蕨配子体形态发育的研究
江南星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光轴肿足蕨配子体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肿足蕨属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系统学意义
植物雌配子体发育研究进展
胚囊
雌配子体
有性生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肿足蕨的配子体发育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肿足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分类学意义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系统学与生物地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5-250
页数 分类号 Q944.4
字数 48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395.2010.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红梅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肿足蕨
孢子萌发
配子体发育
分类学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