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文提出一些制备多原子纠缠态的物理方案,这些方案是依靠辅助腔和单光子脉冲相互作用来完成的.即使原子不在Lamb-Dicke体系中,通过此方案产生的纠缠态仍具有很高的保真度.从实验的观点来看,较少的操作数目和简单的装置使此方案更容易实现.
推荐文章
一般W态传送原子态并用腔QED提纯非最大纠缠态
隐形传态
非最大纠缠
W态
纠缠提纯
基于腔输入-输出过程的原子Bell态分析器和GHZ态分析器
量子光学
Bell态分析器
GHZ态分析器
腔输入-输出过程
受控相移门
利用纠缠交换实现多原子纠缠态纯化
量子信息
纠缠纯化
纠缠交换
J-C模型
QED腔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腔的输入输出过程制备多原子纠缠态
来源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纠缠态 W态 Graph态 腔量子电动力学
年,卷(期) 201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
页数 分类号 TN201
字数 10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62.2010.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卓良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62 429 12.0 17.0
3 杨名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44 89 5.0 8.0
4 潘国柱 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15 12 2.0 3.0
8 张刚 皖西学院基础实验中心 42 7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纠缠态
W态
Graph态
腔量子电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162
34-1063/N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39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17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