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4种不同Bi2O3掺杂量(0.5%,1%,2%和3%,摩尔分数)的23MgO-11CaO-15Al2O3-51SiO2(摩尔比)玻璃的发光特性.测量了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图谱观察了玻璃受γ辐射前后结构的变化,探讨了玻璃颜色变化和近红外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500nm激发下,随着Bi2O3掺杂量从1%到3%的逐渐增加,发光波长发生红移,荧光半高宽从312nm增加到352 nm;最优的Bi2O3掺杂量为1%,玻璃的受激发射截面和荧光寿命的乘积为3.10×10-24 cm2·s;γ辐射后发光强度的增加和玻璃颜色加深的现象说明Bi掺杂玻璃的近红外发光中心可能是低价态的Bi离子或者Bi团簇.
推荐文章
CaO-MgO-Al2O3-SiO2-P2O5-(F)微晶玻璃的析晶及特征
生物微晶玻璃
α-磷酸钙晶体
氟磷灰石
CaO-MgO-Al2O3-SiO2-P2O5-(F)玻璃
CeO2掺杂对SiO2-Al2O3-CaO-MgO玻璃的改性研究
SiO2-Al2O3-CaO-MgO玻璃
无碱玻璃纤维
CeO2掺杂
线膨胀系数
介电性能
玻璃结构
La2 O3对SiO2-Al2 O3-CaO-MgO系统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La2 O3
耐碱性能
弹性模量
析晶上限温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掺Bi的MgO-CaO-Al2O3-SiO2玻璃的吸收和近红外发光特性
来源期刊 硅酸盐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铋掺杂 硅酸盐玻璃 近红外发光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20-212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丽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85 1423 20.0 27.0
2 于春雷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5 78 5.0 8.0
3 赵国营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 0 0.0 0.0
7 郑伟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铋掺杂
硅酸盐玻璃
近红外发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学报
月刊
0454-5648
11-2310/TQ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
2-695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3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