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大理河流域1960-2002年的系列水文资料和水土保持成因分析法计算结果,分析大理河流域减沙效益与措施保存面积、配置比例和汛期降雨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措施减沙量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水土流失治理条件下,大理河流域仅靠坡面治理措施取得的减沙效益只有9%,取得最大减沙效益的水土保持措施梯田、林地、草地、坝地最优配置比例为18.6:73.2:4.6:3.6,保持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较高减沙效益的坝地配置比例为4%;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量与汛期降雨量关系最为密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能力表现最充分的汛期降雨量值区间约为300~500 mm;大理河流域治理期有21年坡面措施减沙量小于600万t/a,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均在3 000万t/a以内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坡面措施减沙量与淤地坝措施减沙量关系比较密切,淤地坝措施减沙量的增幅小于坡面措施减沙量的增幅.
推荐文章
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及蓄水减沙效益探讨
流域
水土保持
蓄水减沙
效益分析
北洛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水土保持措施
减洪减沙
效益
水保法
北洛河流域
大理河流域1970-2002年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深化分析
水沙变化
减洪减沙
效益
大理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效益与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影响因素 大理河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S1
字数 69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3007.2010.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占斌 159 2127 26.0 37.0
2 李鹏 148 2215 25.0 4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51)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土保持措施
减沙效益
影响因素
大理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双月刊
1672-3007
11-4988/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82-71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14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