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丙烯酸甲酯接枝淀粉;用水合肼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具有氨基功能团的改性淀粉.将改性淀粉用于对多种单一重金属离子和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在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在室温、改性淀粉加入量为7.0 g/L、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为30 mg/L、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混合液pH为3-7时,改性淀粉对Cu2 +、Pb2 +、Cd2 +和Ni2 +的去除率均达99.9%以上;混合液pH为4时,改性淀粉对Cr6 +的去除率达73.2%.
推荐文章
生化法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
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生化处理
微生物
改性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
改性生物炭
重金属
废水处理
泥炭吸附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
泥炭
重金属
废水
弱磁场强化零价铁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试验研究
弱磁场
零价铁
铜冶炼废水
重金属离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合肼改性淀粉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来源期刊 化工环保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合肼 淀粉 接枝 丙烯酸甲酯 螯合 改性 重金属离子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47
页数 分类号 TQ316.6
字数 27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878.2010.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丹葵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80 965 16.0 27.0
2 尚小琴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6 480 13.0 20.0
3 刘汝锋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8 214 8.0 13.0
4 张敏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2 2.0 3.0
5 吕梓民 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合肼
淀粉
接枝
丙烯酸甲酯
螯合
改性
重金属离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环保
双月刊
1006-1878
11-2215/X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
2-388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0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38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