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2009年全国多中心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危重症的高危因素和死亡原因.方法 对2009年秋冬季全国17家医院的810例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810例住院患儿中,男508例,女302例,年龄中位数为43个月,其中<5岁550例(67.9%),合并基础疾病148例(18.5%).常见的表现及例数为:发热780例(96.3%),流涕294例(36.3%),鼻塞192例(23.7%),咽痛147例(18.1%),咳嗽759例(93.7%),咯痰347例(42.8%),喘息219例(27.0%),呼吸困难163例(20.1%),呕吐130例(16.0%),腹泻66例(8.1%),烦躁79例(9.8%),嗜睡64例(7.9%),惊厥32例(4.0%).常见的实验室异常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或降低377例(46.5%),乳酸脱氢酶增高346例(42.7%),C反应蛋白增高306例(37.8%),天冬氨酸转氨酶增高257例(31.7%),肌酸激酶增高174例(21.5%).586例(72.3%)合并肺炎,49例(6.0%)合并脑炎/脑病,30例(3.7%)合并心肌炎.危重症患儿183例,其基础疾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降低和C反应蛋白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危重症患儿.19例死亡,占危重患儿的10.4%,8例死于脑炎/脑病,10例主要死于严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5例同时伴有脑炎/脑病,1例死于继发性真菌性脑膜炎.结论 2009甲型H1N1流感容易引起全身多脏器损害.有基础疾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淋巴细胞比率降低和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发生危重症病例的高危因素.合并严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脑炎/脑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
推荐文章
2009年甲型H1N1流感临床研究回顾
甲型H1N1流感
病毒
临床特征
治疗
展望
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儿消化系统表现
新型甲型H1N1流感
消化系统表现
儿童
炎琥宁治疗儿童甲型H1N1流感临床诊断住院病例47例临床体会
甲型H1N1流感
儿童
炎琥宁注射液
奥司他韦
重症甲型H1N1流感10例临床分析
儿童
甲型H1N1流感
奥司他韦
乌斯他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流感,人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危重病 儿童
年,卷(期) 201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3-738
页数 分类号 R72
字数 64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0.10.0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8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2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流感,人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危重病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