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气化仍是大规模制取氢气的主要途径.目前,常规煤气化过程得到的是H2、CO和CO2为主的混合气,需要通过净化、变换和分离工艺才能得到洁净的氢气,工艺过程复杂.采用连续式超临界水反应装置,以质量分数为20%的水煤浆为反应原料,考察了Ca/C摩尔比和温度对褐煤制氢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H)2不仅可以很好地固定气相中的CO2和硫化物,而且对煤气化过程也表现出较好的催化作用.反应温度600 ℃,压力为25 MPa的条件下,与未加Ca(OH)2相比,Ca/C摩尔比为0.45时,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由50.7%降至1.0%,趋于完全固定;硫化物浓度由10 878 mg/m3降至807 mg/m3;H2的体积分数由32.4%增至73.3%.Ca(OH)2对煤气化的催化作用在高温下更加明显.
推荐文章
减氮配施增效剂对麦田温室气体减排和产量的影响
氮素
增效剂
小麦
温室气体排放
产量
钙基吸附剂循环吸附性能对增强式生物质气化制氢的影响研究
生物质
气化
氢气
钙基
吸附剂
循环吸附性能
水分和秸秆管理减排稻田温室气体研究与展望
水分管理
秸秆还田
甲烷
氧化亚氮
减排措施
全球增温潜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钙基固定剂对制氢和污染性气体减排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力科技与环保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氢气 CO2减排 超临界水 Ca(OH)2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分类号 X701.7
字数 22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069.2010.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荣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19 1565 22.0 32.0
2 毕继诚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84 1326 21.0 32.0
3 杜新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152 7.0 12.0
4 孙冰洁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氢气
CO2减排
超临界水
Ca(OH)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科技与环保
双月刊
1674-8069
32-1808/X
大16开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10号
28-26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94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