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哈贝马斯认为的公共领域,是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社会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公民可以通过合理讨论来树立起自己的政治意志.①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给中国公共领域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特别是web2.0所具有的"用户创造内容"的特征,更为公民的自由发言提供了技术支持.
推荐文章
网络新闻评论"融媒体"传播的创新思考
融媒体
网络
新闻评论
传播
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途径
网络新闻
新闻编辑
新闻发掘
途径
策略
探析网络新闻编辑对新闻发掘途径
网络新闻编辑
新闻发掘途径
注意的问题
网络新闻采访工作的研究
网络新闻
采访
特点
要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网络新闻评论:媒介建构与公共领域生成——对网易"新闻跟帖"业务的研究
来源期刊 新闻记者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新媒体·新课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菡菡 31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闻记者
月刊
1006-3277
31-1171/G2
16开
上海延安中路839号
4-37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333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