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相关因子有调控作用,从而拮抗AS的发生和斑块的形成.方法:56只雄性日本大耳自家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四妙勇安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从实验第1d开始予相应药物干预,第10周末麻醉处死后取主动脉行NF-κB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于实验0,3,6,10周动态检测血清中TNF-α、IL-1及MCP-1含量.结果:模型组粥样斑块中泡沫细胞NF-κBp65亚基表达丰富,用药组NF-κB P65亚基较模型组阳性细胞表达减少.四妙勇安汤对斑块区NF-κB p65亚基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中TNF-α、IL-1和MCP-1含量显著增高(P<0.01),两给药组在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L-1、TNF-α和MCP-1水平的作用(P<0.05或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可减少斑块区NF-κB p65亚基表达,同时具有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
推荐文章
四妙勇安汤提取物抑制巨噬细胞NF-κB活化和MMP-9分泌的初步研究
四妙勇安汤提取物
NF-κB活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抑制作用
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学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
四妙勇安汤活性部位
ApoE
基因缺陷小鼠
四妙勇安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心血管疾病
四妙勇安汤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综述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四妙勇安汤 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冠心病
四妙勇安汤
药物活性成分
靶点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妙勇安汤调控核因子-κB活性及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四妙勇安汤 动脉粥样硬化 核因子-κB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妙勇安汤
动脉粥样硬化
核因子-κ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英文译名:Key Project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dost.moe.edu.cn
项目类型: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