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与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国9个地区的16 446名35岁以上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踝臂指数测量(踝臂指数≤0.9诊断为外周动脉疾病),并收集相关危险因素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的增加,外周动脉疾病的患病风险呈下降趋势(趋势检验P<0.05).在调整了性别(仅对总体人群)、年龄、吸烟、高血压病、高总胆固醇血症、超重或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卒中)病史之后,与无工作者比较,极轻、轻、中及重度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者患外周动脉疾病的OR值分别为1.02(95%CI:0.80~1.31),0.91(95%CI:0.72~1.15),0.92(95%CI:0.70~1.19),0.90(95%CI:0.72~1.12)(趋势检验P<0.05).结论 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与外周动脉疾病患病风险间存在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增加体力活动可能对预防外周动脉疾病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高原体力劳动强度评价指标研究
高原
体力劳动强度
摄氧量
肺通气量
心率
高血压与外周动脉疾病的关系
高血压
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中青年脑力与体力劳动职业女性身体素质的比较
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
中青年
女性
身体素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职业性体力劳动强度与外周动脉疾病的相关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39-842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36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758.2010.09.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连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23 438 9.0 20.0
2 李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15 325 8.0 15.0
3 王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16 71 4.0 8.0
4 安伟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系 7 21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周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月刊
0253-3758
11-214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4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0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546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