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耕作活动和植被建设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裸地、农地、草地和灌木林地(刚栽植)为研究对象,以人工降雨试验为研究手段,研究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水土流失差异,并对坡面侵蚀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草地的减水减沙作用最明显,坡面产生跌坎和细沟的时间最晚,与裸地相比,减少产沙量97.24 %~99.63%减少径流量62.04%-80.46%,受栽植活动扰动影响,刚栽植的灌木林地没有水土保持作用,且坡面上栽植密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坡面侵蚀沟贯通且呈宽深的"V"型;农地的水土流失与裸地相比与降雨强度有关,小雨强条件下农地产沙量和径流量均小于裸地,大雨强条件下产沙量和径流量大于裸地;因此科学栽植并做好耕作或植被建设活动期间的水土流失预防工作十分必要.
推荐文章
水土流失立地下的绿竹栽培试验
绿竹
水土流失
立地条件
造林试验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入渗与侵蚀关系试验研究
立地条件
坡度
流量
侵蚀量
入渗率
不同植被类型下坡面径流侵蚀产沙差异性
水土保持
植被类型
径流侵蚀差异
水土保持措施功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水土流失的差异性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减水减沙 侵蚀形态 立地条件 人工降雨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24
页数 分类号 S15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文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151 1762 21.0 33.0
2 肖培青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56 563 14.0 22.0
3 申震洲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36 430 12.0 19.0
4 杨春霞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41 565 14.0 23.0
5 王玲玲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 37 302 9.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减水减沙
侵蚀形态
立地条件
人工降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