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戊酸、羊蜡酸、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6种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 采用静态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比较了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和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在80 ℃、1 mol/L的HCl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了这两类缓蚀剂与无机阴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 结果表明,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类的缓蚀效果明显优于烷基咪唑啉季铵盐类,硫脲基羊脂酸咪唑啉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98.3%. 当以羊脂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和硫脲为原料合成的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型季铵盐化合物与I-质量比为1:1复配时,缓蚀效果最佳,比单独使用硫脲基烷基咪唑啉季铵盐化合物的缓蚀率提高了1.5%.
推荐文章
树状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缓蚀性能
树状高分子
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剂
合成
咪唑啉基双季(镂)-季铵盐型缓蚀杀菌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杀菌剂
咪唑啉衍生物
双季(镌)盐
溴丙基三苯基溴化(锛)
缓蚀
含双键酰胺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性能研究
环烷酸
咪唑啉
酰胺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性能
三苯环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在HCl中的缓蚀性能评价
咪唑啉
季铵盐
缓蚀剂
失重法
电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其缓蚀作用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 合成 缓蚀作用 I-协同作用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1295
页数 分类号 O600.1
字数 22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95.2010.908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光华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99 2354 22.0 27.0
2 王帆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0 106 6.0 9.0
3 王腾飞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101 6.0 10.0
4 魏辉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1 105 6.0 10.0
5 孙卫玲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11 8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9)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硫脲基咪唑啉季铵盐
合成
缓蚀作用
I-协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