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水土保持研究       
摘要:
北京山区具备泥石流形成与发生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在收集当地泥石流发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调查了西白莲峪双紧梢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采用野外量测和填图的方法调查双紧梢沟泥石流的地貌特征;现场选取一定数量的砾石进行abc长度和倾向调查,测定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结构特征;选定泥石流典型区域,进行挖圆探坑,取出全部颗粒并带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同时,对双紧梢梢沟泥石流堆积扇的发育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砾石平均粒径为0.256 m,磨圆度为2~6.90 %以上砾石直径为0.220~0.410 m,最大砾石直径为0.409 m,堆积物主要有砾石和一些粗骨性碎屑物质组成,砾石排列无明显特征,分选差.由粒度分析可知,该区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成受到水石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水石流形成堆积扇,之后可能发生粘性泥石流.由其频率曲线为一多峰曲线.该曲线说明泥石流发生时,其砾石的搬运方式由推移、跳跃、悬浮三大部分组成.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扇的演变过程和特征明显受到双紧梢沟和西白莲峪主沟水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探讨北京山区泥石流形成机理和运动过程以及为泥石流防治制定有效措施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北京大西沟北沟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北京山区
泥石流
堆积物
粒度参数
某低频泥石流沟堆积物特征研究
低频泥石流
堆积物
'租化层'
基于堆积物石块磨圆度的泥石流暴发频率判识
泥石流暴发频率
泥石流堆积物
石块磨圆度值
磨圆度等级
北京大西沟北沟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北京山区
泥石流
堆积物
粒度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京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特征及演变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堆积物 泥石流 水石流 北京山区
年,卷(期) 201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3
页数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封兵 2 22 1.0 2.0
2 高甲荣 2 22 1.0 2.0
3 吕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堆积物
泥石流
水石流
北京山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研究
双月刊
1005-3409
61-1272/P
大16开
1985-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885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