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经皮心导管介入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手术麻醉深度的监测,评价其对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术麻醉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BIS监测组(A组,30例)和警觉/镇静评分组(B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1 min、手术开始时、术中、术毕、患儿苏醒时各时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用量,需要辅助呼吸的例数、时间,患儿苏醒时间、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结果:60例患儿麻醉效果均满意,两组HR、MAP、SpO2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中呼吸抑制的例数、辅助呼吸时间、患儿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两组患儿均无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结论:在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用BIS监测可正确判断麻醉深度,使术中患儿呼吸循环稳定,静脉全麻药物用量明显减少,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麻醉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推荐文章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护理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4种用药方案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麻醉中的比较
麻醉
室间隔缺损
儿童
介入
氯胺酮
丙泊酚
七氟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IS监测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术麻醉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现代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儿童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2-615
页数 分类号 R541.1|R614.24
字数 2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562.2010.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先成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21 55 5.0 6.0
2 吴五洲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骨科 14 32 3.0 5.0
3 孙艳玲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9 58 5.0 7.0
4 冯惠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电双频指数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儿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学
双月刊
1671-7562
32-1659/R
大16开
南京市丁家桥87号
28-69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9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32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