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针对汾河太原段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重金属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很高,4种重金属之间、12个采样点之间含量差别较大;含量反映了工业排放是造成汾河太原段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研究的4种重金属都处于中等以上污染水平,污染程度排行为:Pb>Cr>Cu>Ni;对采样点进行综合污染状况评价表明,所有采样点均处于一个较高或很高的污染水平,污染最严重的是胜利桥和涧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处于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Pb、Cr和Ni处于中、低的潜在风险;采样点的潜在风险评价表明:胜利桥、涧河和南沙河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推荐文章
丹河水系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丹河
表层沉积物
生态风险
毒性效应
重金属
大燕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大燕河
渭河中下游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渭河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汾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期刊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汾河太原段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9-344
页数 分类号 X820.4
字数 3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057.2010.0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天伟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55 151 7.0 10.0
2 丁庆伟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26 102 5.0 9.0
3 何秋生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94 485 11.0 19.0
4 杨国义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8 42 3.0 6.0
6 闫雨龙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14 95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汾河太原段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2057
14-1330/N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窊流路66号
22-3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