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人工暴雨试验发现: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 10°,15°,20°,25°紫色土小区在130 mm/h雨强降雨下细沟发生的临界坡长平均值分别为6.13,4.12,2.72,1.55 m,细沟发生的临界坡长与坡度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土壤含水量变幅为16%~26%条件下细沟发生临界坡长先增长后变短.据此总结了采用地埂防治坡耕地细沟侵蚀的治理模式,针对不同坡度地块细沟发生的临界坡长,采用地埂或者分割地块,并在地埂上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植物篱,既控制了细沟的发生,又弥补了地埂占地导致的农业减产;同时在旱季和雨季分别调整边沟的尺寸,调整地块土壤含水量从而控制细沟因含水量变化导致的细沟发生临界坡长缩短.
推荐文章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坡耕地
紫色土
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不同厚度紫色土坡耕地产流机制分析
土层厚度
紫色土
壤中流
优先流
降雨产流关系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表土的可蚀性研究
土壤可蚀性
紫色土
坡耕地
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特征
坡耕地
紫色土
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
三峡库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细沟发生的临界坡长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细沟侵蚀 临界坡长 坡耕地 紫色土 三峡库区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66
页数 分类号 X43|S157.1
字数 40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0.11.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50)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2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3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9(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沟侵蚀
临界坡长
坡耕地
紫色土
三峡库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