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制含氟毒物的检测芯片,实现氟乙酰胺等含氟毒物的快速电化学检测.方法 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制备含氟毒物的检测芯片,对芯片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建立氟乙酰胺染毒动物模型,使用制备的氟离子芯片检测染毒致死大白兔体内氟离子浓度.结果 血液添加标准检测氟离子其线性响应范围为1~10-6mol/L,相关系数为0.9994,平均斜率接近理论斜率,检测限为5×10-7mol/L.染毒组大耳白兔血中氟离子含量较对照组高5~6倍(P<0.01),肝、肾、脑组织中氟离子含量较对照组高2~4倍(P<0.01).结论 此含氟毒物的检测芯片检测氟离子快速、简便、灵敏,可应用于氟乙酰胺等含氟毒物中毒案件的初筛.
推荐文章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8例
中毒
氟乙酰胺
氟乙酰胺中毒
乙酰胺
血液净化
儿童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6例临床报告
儿童
急性中毒
氟乙酰胺
乙酰胺
氟乙酰胺中毒性脑病327例临床分析
氟乙酰胺
中毒
脑疾病
急救
脑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氟乙酰胺代谢产物氟离子检测芯片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毒物分析 氟乙酰胺 检测芯片
年,卷(期) 201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77
页数 分类号 D9
字数 3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728.201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红发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4 10 2.0 3.0
2 刘宪平 14 37 4.0 5.0
3 张大明 49 156 6.0 8.0
4 鞠熀先 30 234 7.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毒物分析
氟乙酰胺
检测芯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